【第一章 轨道上的革命】
• 地铁11号线延伸至昆山花桥的十年实验
• 沪苏通铁路如何重塑太仓"上海北"定位
• 跨省通勤族的双城记:每天5万人的候鸟生活
【第二章 产业链上的共舞】
■ 嘉定汽车城与苏州零部件企业的"半小时供应链"
上海龙凤sh419 ■ 张江药谷在嘉兴平湖的"飞地实验室"
■ 杭州程序员在上海虹桥的"周五办公室"
【第三章 文化基因的流动】
→ 朱家角古镇与周庄的水乡保护联盟
→ 嵊泗列岛上的沪语保育基地
上海喝茶服务vx → 安吉白茶在上海老茶馆的复兴运动
【数据透视】
▲ 跨城通勤人口:2025年预计突破80万
▲ 产业园区合作:长三角共建园区达127个
▲ 文化共享设施:图书馆通借通还覆盖41城
上海品茶论坛 【人物志】
"我的快递单上有两个故乡"——昆山电商创业者小王的双重身份
"一小时能到达的都是家乡"——绍兴籍沪漂设计师李敏的周末圈
"我们卖的不是螃蟹,是沪昆情谊"——阳澄湖蟹农老陆的客户名单
【记者手记】
在虹桥枢纽的出发大厅里,拖着行李箱的旅客不需要思考"要去江苏还是浙江",电子屏上滚动显示的目的地,都在述说着同一个故事:这里不是上海的终点,而是长三角的起点。当夕阳西下时,总有人沿着沪渝高速驶向远方,也总有人顺着同一道路归来——在这流动的繁华里,边界正在消融,新的城市文明正在诞生。